如入寶山
<叢林學院(三十四)2021年3月19日>
文、攝影/林幸珍(小草)
共同合作核心在於分工。
合作一幅作品真諦在於共事共享價值。
它不是有空應付即可;玩玩遊戲有參加就可。
我們要有點笨,有點傻,有點瘋,
才能入寶山,不空手。
利益法則入寶山,必勝之,是優勢考量。
然而,小草尚須學習,
入寶山與眾多老師研習,已是榮幸,
加強邏輯能力,放寬心胸,
守住個人小局,才能成就合作大格局,
這種「絕對優勢」,才是入寶山實質意義。
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
聰明的人不會讓自己受傷,心思用在勝算,
累積許多想法「智取」。
但是,再多的盤算抉擇都會敗給每個人一天僅有24小時,
創意是個人長期修練的產物,
如果沒有長期積累,成不了巧妙創意,
沒有專注一點一滴從無到有試作,
空想等於白白浪費24小時。
小草用心觀察,發現時間是合作的公敵。
看見賢能的人,善用時間,
與他們學習如何善待安排24小時,
並時時反思提醒,
別人不珍惜時間的毛病,自己有沒有同樣病症。
那些有創意巧思的賢能,多半是有效能的守時者。
成就自我方法很簡單,首要練功「珍惜時間」為上,
這一點,卻是我們常常被遺忘的事。
什麼事是重要大事?
愚鈍凡夫做不了大事,
小草認知如此,
所以「信願行」常駐在心,心甘情願付出,
因為相信自己能付出分享,願心相待行之在即時,
就這一點點行動力已經是大事。
人人害怕起願心修大願,
小草凡夫俗子,從小事入手,做能做的事,
有做有學才能轉慧成智,
珍惜時間有效的點滴耕耘,以防白忙一場。
小草曾經聽聞賢士說:
「學習者有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三種類型。」
聽聞之後分秒警惕自我。
愚鈍淺識,有心也無用;
懢貪算計,忌妒慾望,毀謗是非,懈怠懶惰;
耳朵聽聞不能入心,狡辯嬌慢,
聽聞不能理解真實意的人,時常出現在我們日常中,
可以成為好惡界定,方便修正自我。
24小時用來空想,怎麼想都想不出來,
也許花大量時間想出來了,
方向錯誤一切重來,精力耗盡。
方法用錯了,時間浪費了,換來的是心力交瘁。
為什麼不求助老師,從找題材,找方向,討論概念,
從登上心路的起步開始?
你們的不願,成了完成不了大事障礙,
為什麼學不會將大事化為小事?
我們「能力所及」人人不同,尋得解惑的路必然有異,
用別人妄想成長自己,當然像雷鳴,
打在自己身上哪能安然無恙。
親愛的朋友們,
合作是眾人的小事,卻是參與人的大事。
全看眾人集合的格局氣度夠不夠大而定。
入寶山,起不了願心,更難收得寶物,獲得寶山大智。
因為沒有願心成就共同合作小事,不懂花點滴個人心力,
難成個人合作付出的大事,算計錯了,非常不划算。
過來人小草經驗多幅合作創作,誠心分享,
不要一而再使用沒有效能求學方法。
一起加油!祈禱葉來葉好一切安好!
祝福大家創作順心如意。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快樂。
天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願此薰習,供養針線,
修因得慧,調伏其心,
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法喜充滿,祝福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