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是我
<針距隨筆2024年9月2日>
文、攝影/林幸珍(小草)

真不適應FB時常幫忙倒帶回憶,
看「玉山」作品在展場上的壯麗優美,
一針一線壓縫用心祝福天佑台灣,
敬心致謝參與作品完成的你我他。
如果是現在的我依然願意,
承擔大小作品最後收尾手壓線挑戰,
感恩自己不過是森林裡一棵小草,
盡其所能奉獻小草能量或資源,
與樹群互相聯結照應安然生存。
時間用在教育自我永遠不足,
珍惜當下及人事物環境緣份。
在台南社大開課分享針線已24年,
守護還在學習初心願力,
靜心覺察有來有往學程產生邊際效應,
從無到有完成每個提案原創作品,
再到參展發表期間衍生繁雜問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效應,
目睹體會無酬付出的用意被挪移,
領略分享針線模式竟是修行境界,
更是社會課題成人教育真實運作層次。
人我之間交往拋不掉面子問題,
用面子學習新知是自找麻煩開倒車。
道德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說誠信的話都不是好聽的話,
好聽的美言大多數缺乏誠信;
行善的人不需要辯論,
愛辯解高論卻是非善之人。
經常在展場有人好奇的問:
「如何取得原始創作起點?」
多年來回應幾乎相同:
「如果是作品主人如何做才能參展?
又如何做才能登國際舞台?
觀眾看見什麼驚奇讚嘆的?
當然是技術之外的感動才珍貴。
原創是沒有捷徑自我探索人生旅程,
脫下盔甲面具沒有包袱坦誠而為之,
能自知強項弱點而不自誤迷失,
做個有容乃大無私分享者即是。」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天佑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願此薰習,供養針線,
修因得慧,調伏其心,
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法喜充滿,祝福十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