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好嗎?
<叢林學院(二十二)2020年12月10日>
文、攝影/林幸珍(小草)
簡單設計,乾淨畫面,高雅視覺是一幅好的拼布作品,
這樣華麗技術,要帶出「意象」,
作者必須八面玲瓏的用心。
可曾注意到每幅作品「意象」,
隱喻的特定聯想,或是情感抒發。
也許所學接觸的拼布創作沒人談這件事,
所以不知道它一直存在著?
當我們每天眼睛睜開所見畫面都是意象,
對某些人來說第一眼的感觸,
給予隱喻提醒影響他未來決策;
亦如婦女睡醒睜開雙眼看見的景物,
心情好早餐豐富好吃,告訴家人今天一切安好。
細針細線,看似不起眼,
真正用心縫,若不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看似簡單,其實是磨人的玩意兒。
心若自由,凡事自律,有序有律,
自然細微從事,觸類旁通,
安定身心靈,成事順心如意。
有人縫著急火攻心,煩燥火起,把手上布片給廢了;
有人定下心,慢條斯理的不疾不徐享受在針距中,
縫出優美針距,全在個人特質修習而至。
習慣超速辦事的人,和慢中有序的人,
無外乎,都是在自己感覺一切安好情況下做事,
這叫行事風格吧!
古代高僧說: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是上好修行。」
我們拿針縫布的人,手持細針心飛到哪裡呢?
能做到縫製時,心定在針距間嗎?
好作品絕不只外觀優美,更優的是,
從外表可以領受作品內涵修為,
所賦予的能量,與感人的觸覺。
也就是說,作者心不安好,妄想作品有精良表現。
放不下白天的事,擔心明天的事,食不知味,
睡時胡思亂想,生活態度,個人修練,
不檢點修正,光靠掩飾躲藏,
紙包不住火,全展現在作品之中,非常可惜,
這樣的作者也是作家,只是一切不安好。
大自然中小小一片葉子,
它在自然界盡其本分,做好自己,
善用生命可用資源,將自己的心安,
貢獻給大樹,甚至是給大自然。
小我的能量,少即是美,即是無限量,
所集之大成力量驚人。
我們能否專注於這最微小的根本上?
學習葉子的貢獻?
也許有人不在乎葉子的存在,
各種生活面向都與葉子的故事有連結,
可能是太多,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忽視葉子的存在。
自以為是的偏見,讓很多事情被排除於外,
以致「不相干的事」成了擁抱不到美好的障礙,
想成為作者的人這是不受教,要不得的不安好。
回歸到最簡單的吃睡修行,
研習最簡單生活小事,
「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
心常駐喜悅才能一切安好,還能不藏私分享於大眾。
一幅好作品不在外表美醜,
而是純淨用心的美好,真實的誠意善念構成。
親愛的朋友們:
小草的大自然拼布就是生活修行,
做自己最善的表現,誠意就是最美的故事作品,
做個點燈的人,給予溫暖的人,
要有一份安好的心,才能點燃萬盞燈火,
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感恩分享,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天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願此薰習,供養針線,
修因得慧,調伏其心,
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法喜充滿,祝福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