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的愛
<叢林學院(十七)2020年11月30日>
文、攝影/林幸珍(小草)
我們握著手機隨順滑一下,頁面上下浮動,
代表幾件事端由手間流動。
過去不曾有的快感瞬間變方便,
變成分秒可得消息資訊,
是否有人在乎珍惜,這是科技變革下的生活型態。
如果人生的為人處事也隨喜加減乘除呢?
人情溫暖,行雲流水,一樣在手機裡滑幾下就能交待。
這樣的「方便」有沒有為自己帶來「隨便」處事態度呢?
每次策展大型展出,盡其所能邀約出眾作家,
作品來自全球,總想讓觀者享受其中,
臨場觀摩學習有成。
因此長期養成專業敏感度,
隨時梳理未來與現在的國際發展,
而引介作品進台灣展出。
近幾年人類從電腦,進階到人人手中有「手機」,
握在手上的電腦,分秒可以觀賞全球五花八門精采,
這是令人興奮的事實,若是,有一天不再需要拼布展?
不再花時間進展館,全都在手機裡,
只要坐在家中看就行了!
那麼專業人不再被需要?
換不同的專業服務,叫做「科技載具機器取代嗎?」
這樣的危機感小草在2020臺灣國際拼布大展意識到了!
到底是手機減除了臨場感,還是加乘自主性觀賞權呢?
本屆大展小草帶著志工團隊實習開幕謝幕儀式。
過去這樣的儀式專屬小草個人執行,
特別在2020疫情後發期間,
台灣還能為全球拼布界貢獻出唯一國際展,
成功策展實為殊勝,
理當由全體志工團隊共同參與開幕謝幕的至誠儀式。
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小時,即將閉展時,
小草在後場聽見眾多志工開心歡喜「手機」拍照,
想留下自己最後紀念嗎?
穿著志工服這樣做對嗎?
地點是展場,場合不對吧?
即使是最後一秒也要注意自身本分不是嗎?
小草最後忍著,放下督導提醒想法,不走出後場,
志工們那般辛苦,讓笑聲大作,歡樂渡過,
如果這是最後的展出,就當是即時的愛吧!
又有誰可以策一個展,
讓人放肆的在展場大笑歡樂呢?
人前人後都要一樣美麗漂亮,
這是手縫拼布最高準則,
作品前後一致才是做人如創作的戒規。
當下小草慚愧內疚,心疼自己提教不當。
參與的人沒有隨順隨喜接受功德,非常可惜。
竟在完成99分圓滿後,只差1分待續未滿,
但,還是選擇放下!罷了!
小草對事不對人的當眾懺悔,期盼修過前行。
我們理所當然凡事可以自我解讀並執行,
那是「乘法」做人做事,
若是不知道前因後果呼朋引伴響應而行,
是「加乘」而為之。
提針縫布的人講求起針收尾,
就是從小處訓練有因收果的思考模式,
方能成就整幅作品有條有理的表裡合一佳作,
對小草來說,這是內修的「減法」,以德服人。
也許大家認為太嚴格了,是呀!
人無分寸天理不容,古訓常道之,
我們做的是眾人之事,不得不謹慎行事。
四年策展的辛苦,承擔疫情所帶來的各項考驗,
發心立願恭敬祈禱一切順利展出,
最後一小時由「即時的愛」終結,
一切因緣所致,小草感恩再感恩,學習受教其中。
2個多月後反思自我檢討,策展是多元跨界技能,
「變通」這件事,將是未來收斂整合目標,
然而,若是展出作品今後只在手機裡時,
理所當然可以大聲歡笑,要加要減隨喜而為。
想擁有心靈成長與觀展時和作品臨場觀摩機會,
成了遙不可及的事。
我們渴望成為作者有作品參展,
不能不同時提升內在心靈滿足與氣質,
這是不可分的關係,有人理解嗎?
但願,有心培養自我的人,
注意多元專業態度的修養是必修功課。
以上文字僅是就事論事,若令您不舒服非常抱歉。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天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