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針的解惑<2016芒種二>
文、攝影/林幸珍(小草)

這是為拼布玩家老師們特別規劃課後服務單元。

「唯一不可複製的創作」,
這是在TIQE 2016臺灣國際拼布大展裡,
回答觀眾最多次的答案。
拼布創作收藏價值,隨著作者個人的特質而水漲船高,
最重要是不可複製、不可取代。
以上所言只針對藝術拼布創作,不包含傳統式拼布作品。

這個時代在追尋什麼感覺?我們所做的事情,
是否有共鳴感?那份與眾人共有真實感為何重要?
現代人隨時可以一手掌握資訊,由於太多所致,
什麼是共同感興趣的事呢?能選擇的機率變雜亂,
使得被發覺的獨特性,形成難得的珍貴。
思考一下,如何將作品變成唯一珍貴?
而那種珍貴感覺又是什麼?

小草藉此分享一點,本次策劃TIQE 2016與導覽心得:
作品來自21國360位作家,
80%作品專為主題創作,首次發表佔83%之高。
對拼布創作人而言,專程為一個展,
設計作品自費來參展,動力何在?
這就是唯一的,不可複製、不可取代,
而且珍貴的合作機會。
參加的作家都明白,是一個突顯能量的場域。
除此之外,讓自己更明瞭創作方向,還有競技味道等等,
及一般觀眾無法體會的舞台效益。
絕非是人我之間所理解的膚淺問題。

30天展期中,本人共服務35場以上專業導覽,
無可厚非,又是另一個唯一獨享學習機會,
研習所得將有助今後拼布專業。
有趣的是,導覽時有來賓,喜歡聽技術,
這個趨向來自少數拼布人;
還有一般觀眾,大多數喜好聽創作故事。
從結果數字了解,正在學習拼布的人想知道如何縫?
數量最多的一般民眾只想知道為何而做?
親愛的拼布人們,請平心靜氣分析以上說明,
到底拼布作家創作的作品是為哪一群觀眾而做呢?
再問出錢收藏作品的人,不就是和觀眾站在一起的人嗎?
根據個人經驗,很少有歐美展場會為拼布人,
導覽解說有關「如何縫的技術問題」。

「我怎麼想?所以想這麼做?」一連串解決問題,
挑戰之後再突破,實驗之後再嘗試,
直到和想像的一樣,那才叫創作過程。
那種只有一張圖稿即能成就作品的,少之又少。
轉換思考,換角色立場,換技術材料,
都是去除質疑,突顯解決問題所在。
眾所週知,「成功的人必定有停不下腳步使命感」,
哪怕是心中有壓力,被「我究竟在做什麼」而追趕,
也要跨越無人可橫渡彼岸。

「機會」二個字提醒我們,必須是有願有信的人,
加上堅持不斷努力,別人才能給予機會。
我們時常聽見有人得獎,或是參展,
只專注歡愉於自己如何出眾,
卻無人感謝那些同場競技參與者,
或是一群人共同促成這個合作機會。
想一想這個社會,哪個被突顯出來的唯一,
不都是別人給的,也就是多少的前因,才造就後果。
顯然「機會」是眾人創作出來的集合作品,
所以更值得大家感激敬佩!

懇請各位拼布人,用心縫出一幅幅可以述說故事作品,
讓它自然發出光芒,就用平常心,
平凡的生活點滴感動自己以外的每一個人,好嗎?
一針一線無限能量有多大,全憑一念心啟始,
一起加油!祝福台灣!

願此薰習,供養針線,
悲智雙運,福慧雙收,
法喜充滿,祝福十方。

0514課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拼布玩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