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哉,我哉,大家哉,針線微不足道力量,
由眾人結善緣,成就玉山宏偉氣勢,展現生生不息生態。
35道提問能喚起重新追求覺悟嗎?
我們「為何而做,所做為何」,拼布創作像生活中媒介,
懂得深入探索,可豐富人生智識,開拓眼界。
自然生態與人我心態無時無刻期待被理解,
這二則之間無所差別,感嘆、無奈,
我們並不是一視同仁待之。

站在玉山前感觸,對於智慧的嶄新領悟,
不是去理解,而是去覺察;
不是追求確定,而是追求覺悟。
我們容易將大自然良辰美景置入生活中,
因為覺察生活空間擁有大自然風景對人有利;
把美好風景放在居家裡確定獲得安宜舒適,
但是少有人覺悟,為什麼一定是大自然呢?
領悟不到大自然包容力量,卻明白它的效用而取其精髓,
收納「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眼」迷思。

一針一線縫合大自然的心念,即使只是在手中把玩,
片刻擁有溫溫的滿足,像是和智者面對面授教,
靜謐美好畫面,有種令人著迷依戀魔力,
亦如在遠山近林裡,離開塵囂祕境之中。
把玉山移動在手掌間,宛如有種動力,
將大山大水從曠野林地遷移到個人工作桌前,
順從心意細細品味,獨享心目中原始森林。

繪畫有筆觸,拼布也有針距,藝術創作觀賞以價值取向,
指引我們塑造截然不同感受,逐漸習慣複製,容易取得需求。
縫製者與觀眾審美觀點邊界模糊不清,最糟糕的是,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左右原始創作詮釋,鋪設彰顯創新闡述原意。
對拼布藝術設計而言,更是困難之事,
由於台灣市場還停在包包世界,即使是充分釋放技術,
分享技能,亦艱難打破界線,看不見作品中針距存在價值。
拼布玩家發大願以滲透、重疊,
慢慢釋出大自然拼布的存在意義與能量。

35個提問沒有引出聯想,
或是自願深入探討的拼布人,感觸極深。
如何從布片建構有感知意義的圖式,重新縫接成拼布作品,
甚或是一幅不規則圖案的大自然景物,垂掛在居家空間,
這樣諸多經驗,最大差別在於大自然拼布技術複雜層面,
超出大家所理解的拼布技巧,35個問題可以帶給學習者,
無計量導引,但是可惜時過境遷,
錯過這一村,我們已經找不到那個店家,
所以喪失與36位老師分享技術機會,
相當意外!盼之後再續!
感恩玉山教大家如何登上巔峰,但無緣取得造極技術。

祝福大家,悲智雙運,福慧雙收

0414課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拼布玩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