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玩家讀書會
閱讀書籍:與幸福有約-出版單位:天下文化
領讀人:林幸珍 
私藏的幸福感
  「什麼讓今日的你如此的不同,如此吸引人?」
  以為幸福垂手可得,普遍大眾的通俗生活文化,不需要特別探討平民文化發展精神,更無需談及「幸福」藝術。先來聊聊「什麼是幸福藝術」,以通俗生活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文化運動。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表現轉換成有形有像的具體活動,讓文化層面取代主題。
幸福像我們平常手握的棒棒糖,那樣緊握不放又擔心吃完了甜味所剩餘的木棒,不願面對嘗過之後的抉擇。不得不承認其實我們只是消費「自我感覺的幸福」,甚至認為是名牌流行象徵「幸福牌文化藝術」,或是安慰式的「享受幸福的短暫甜蜜」。廉價的幸福感應該如何讓大眾以藝術表現素材,俗而不艷的創新呢?從人、事、物中讓精緻的幸福藝術脫胎換骨,一方面建立存在的目標,一方面與個人的既有生活相關連結,除此之外,可享有跨領域的串聯超邏輯思考。
  選讀「與幸福有約」不以俗套的目標為前提,針對個人對幸福期待為準則,沒有按照書中的期待「全家人的幸福而閱讀」;連個人的小我幸福都尋找不到,何來理由為他人鋪陳幸福。這一番好意期望開頁閱讀的你、我、他慎思而後品嘗,作者有次序的安排如何創造幸福。
本書共分為四組,12章節各自導讀:



















第一組 偏離軌道
習慣一 主動積極
習慣二 以終為始
建立個人內在與全家的生存價值觀
第二組 習慣三 要爭第一
    習慣四 雙贏思維
事求人或是人求事的處世態度人事觀
第三組 習慣五 知彼解己
    習慣六 統合綜效
事出有因,
以因求事或是以因求理的次序觀
第四組 習慣七 不斷更新
    生存,安定,成功,意義
注入活水的力量,
來自內到外的自我精進

讀書有三種:
(一)「閱」讀書是指讀懂作者文字意思與原意而已(力求感受和作者一樣的原意) 。
(二)書「閱」人是讓書帶領我們進入書的境界,閱讀出另一種作者沒有提到的意境,而且由閱讀的我們再建構內容。(提升自己對書中的啟發與反省)。
(三)人「閱」書是經由第一、二過程,再精睿的提出各項新的邏輯,進入精闢研究,引介出一份完整的新理論。(由閱讀者帶領創新讀取的方法,又能翻新思維成為私藏的幸福感。)

不過,這樣的閱讀方法本來就不容易,但求我們勿忽略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地當個不「用心」的閱讀者;另求每位手握書本時,請尊敬文字的神力,應先找到閱讀優點,再進入佳境。如此苦口婆心,無非是請各位不要輕視否定「無言老師」的貢獻。

何謂「導讀」:

意指指導閱讀者進入文章主題及重點,
使閱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知道文章中的大意及內容。
也可使閱讀者能在閱讀文章時能夠更了解文章中的"涵義";
意思是引導閱讀,指引您閱讀的重點,
以便您對書本或文章的整體架構有基本的認識,
方便您在進入正文時,可以清楚的掌握一些概念。


導讀人:鈺芸
導讀頁數:4-18頁
我導讀的是總序及序的部分,看完這幾頁我覺得重點在第13頁-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個人內心充實的最大源頭,人生最重要的「事業」是家庭。所以我覺得凡事都要以「家庭」為優先考量,而引領家人發揮稟賦。並從愛、憐憫、犧牲、努力當中建立個人與家庭的豐富關係,而豐富的關係更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投資。


導讀人:沛縈
導讀頁數:20-35頁
我導讀的這部分有點像是序言,而對於一個美滿的家庭它的核心任務是什麼?我覺得作者的形容非常的貼切,他形容一個美滿的家庭就像一個飛行員的航行,一定要擁有「願景」、「規畫」,和「不斷的返回軌道的勇氣」。
所以一個成功的家庭必須要非常清楚家庭的核心目標是什麼?且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要相當瞭解這個目標!即便家庭中的成員迷失了方向,也將很快的找到返回航道的方法。
另一個重點是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即「家庭時間」,這讓我想到一句話「成家立業平天下。」意指人與人相處都是從小單位到大團體,而每個人良好的品德品性都是從小在家庭中就培養建立的,如果你建立了良好的習慣,在長大後跟他人的溝通會比較沒問題。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段訪問,對象是大陸九零年代後的年輕人,他們說:「從小就習慣用網路與他人溝通,在網路的世界裡他們自己是一條龍;但當他們長大步入社會後才會發現根本無法將網路的那一套方法搬到現實的生活中來用,所以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與他人應對、對談,連最基本要去認識一個人要先如何溝通也都完全不知道!這點就關係到孩子在小時候,父母該如何去教育他們了!


導讀人:美珠
導讀頁數:38-56頁
我導讀的部分是七個習慣中的個習慣一-主動積極。第38頁,刺激和回應之間,仍然有空間存在。
在這片空間裡,我們有自由、力量,去選擇如何回應。
在我們的回應當中,蘊藏著成長和自由。
第39頁,大標題-創造一個「暫停鈕」。面臨突發狀況,我們很容易當下直接反應,而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這是我也時常做的事情。有時候要停下來想一想,才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第40頁,依據習慣一「主動積極」原則與價值觀做出了五項稟賦。第42頁第一項稟賦「自覺」-只有人類能跳脫出自己的生活進行觀察,甚至能觀察自己的思想,並加以改變。第二項稟賦「良知」-也就是對道德和倫理的意識。良知讓人有能力評估關乎生活的反省與觀察。不但給予我們道德感,也提供我們實踐道德的力量,讓人和本性裡最深刻、最溫良的原則合為一體。第三項稟賦「想像力」-跳脫過去的經驗。第四項稟賦「自主意志」-採取行動的力量。
第43頁,第五項稟賦「幽默感」-讓人際關係更平等、更有人性;也讓人具備積極、上進、不仰賴被動回應的態度,使人從容應付生活的起伏。我覺得這五點做完,必能成為一個很棒的人。
第45頁,「愛」是動詞。
第46頁,相愛不等於去愛……愛是行動,出於人的意願。而意願則包含了選擇。我們並不是必須去愛,而是選擇去愛。不論我們多麼想愛人,如果不付諸行動,就無異於選擇不去愛。相對的,如果我們為促進自身與他人的成長貢獻力量,也得是出於自發的抉擇;那就是愛的抉擇。任何成功都需要投入、努力、犧牲。


導讀人:明美
導讀頁數:57-70頁
第57頁。慈愛、讚美、擁抱。
各國民情不一樣,臺灣的小孩長大了不會擁抱。在慈愛和讚美這方面還可以。我覺得還要加一句:對孩子要公平。幾十年前,小孩還小的時候,因為當時要工作,還要準備三餐。我都先煮好,在要吃飯的時候,桌上的飯菜擺著讓大家享用,但我怕孩子營養不均衡,我就先一盤一盤都裝好、分配好給每個小孩。分到最後只剩下一塊肉,我兩位兒子說:「媽,剩下一塊肉怎麼分配?」我想說,當時老二都會挑食,於是我就把那塊肉分給老二。而當我把肉分配給他的時候,他就瞪著一雙大眼看著我,這個畫面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表面上我對他們笑笑,但我心裡有震撼一下。所以我覺得對小孩還是要公平。
擁抱這方面,女孩子比較可能,但男孩子年齡大了,就更不可能。第58頁,論及人與人的關係,小事就是大事。細心、有恆、慈愛的去做許多小事,絕對是一件大事。
第59頁,道歉。第60頁,即便我們不同意對方的看法,還是可以表示「同意」-不是同意對方的見解,而是同意對方有權利表示異議、有權利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
第61頁,忠於家人-不管他們是否在場。這很難做到,有時候我媳婦真的很無厘頭,讓我需要宣洩一下。但我見到她,我又忘記了。但如果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我也是會感到生氣,但後來想想還是覺得算了。每次都是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環。
第62頁第五行,即使談論他人的缺點,你也會用負責、具有建設性的態度表達見解。說別人,那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因此還是要負責任。
第63頁,信守承諾。我對自己小孩,比較少談這件事。最小的兒子,他當時在補習班上課時就跟我說:「媽,我成績到達什麼程度你要給我什麼獎勵?」於是我跟他說:「你到時成績如果進步了,我會給你獎勵。」這句話使他讀書也讀的很高興。關於這點我就有給他承諾。
第64頁-原諒,主動積極的最大考驗在於能否原諒別人。要是無法原諒對方,你就會永遠因此受苦。這讓我想到我婆婆也曾讓我受傷過。但那麼多年了,有時候想想我婆婆蠻可憐的。在那種環境下成長,有時候講話也比較苛薄。現在想想就會覺得沒關係。
第66頁-危機即契機。對我來說,有時候生病了,這樣就有機會在家裡躺著休息,或靜靜地坐著。書中提到-(一)某天某人「不順利」,這天就成為你慈愛待人的契機。(二)冒犯了人,你就有機會道歉、原諒。(三)有人閒言閒語,你就有機會表現對家人的忠誠,為不在場的人說公道話。如果你觀念正確,「問題」便不再是阻礙,而是道路;日常的相處會成為你和家人建立愛與信任的機會。種種變化都會增強全家的「免疫系統」。除非家暴問題沒辦法解決。
第68頁-「主動積極」是培養其它習慣的關鍵。教育家暨宗教領袖馬凱說過:「生命中最偉大的戰爭,就是每天在靈魂的斗室裡奮鬥不懈。」生命中最基本的選擇就是:決心在生活中扮演創造性的角色。
第70頁,起步的建議-兒童篇。重點在說感恩、感謝。寫一些紙條,過一段時間以後再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裡面的內容。


導讀人:瑞雪
導讀頁數:72-91頁
第72頁的部分先舉個例子。那位媽媽生氣了,但很聰明地,她沒有罵自己的小孩,而是教導、肯定她的孩子。如今孩子受到肯定與欣賞,他的善意增強了,也學會用更好的方法幫助別人。通常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我們覺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就會先生氣,孩子可能就會覺得受挫、受傷或是畏懼,變得戰戰兢兢的。這樣就沒達到我們要教導小孩的目的了。第二點提到:著眼於「目的」。這個習慣二是以終為始。要先有個願景、有個目標、方向。有了方向、目標以後,那麼全家的人就朝這個目標前進。
第73頁提到習慣二-以終為始。它的目的在於創造明確的願景,讓家人、自己知道應該從哪個方向去做。在我們的一般家庭裡面,比較少有機會建立一個目標並讓大家去爭取。不過這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第74頁提到: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個家庭要有一項家庭使命宣言。意思是:由全家人針對家庭與共同選擇的生活原則,提出相關且統整的看法。我們一般傳統觀念的家庭,爸爸媽媽說什麼,小孩就照做。但書中提到的是把家人所有的意見給整合起來,然後大家去爭取。你要先有個觀念,亦是心智的創造,然後才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具體的事實。在這裡的重點就是統合整個團體觀念,使大家走向一致同意的目的地。這就是我們一般常講的一個共識。大家有共識,從這個目標去著手。如果你不掌控事情發生的第一個層面,其他的人事物就會取而代之。你要先有個目標,有了目標以後就會朝這個目標去做。那沒有目標的話,可能就會忘了。變成是這件事情要做,那件事情也應該做。
第75頁,作者柯維的家庭使命宣言。他們的第一項使命宣言是在婚禮上建立的。意指我們在成立一個家庭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會與對方結婚,就是因為有共同的想法才會步入禮堂。因此作者才會說他的第一項使命宣言就是在婚禮上建立的。建立這個宣言的時候,裡面有提到幾個重點,一個就是形成的時間。因此作者形成第一個宣言的時間就是在他結婚的時候。宣言裡面要有個重點、要有原則。在75頁倒數第二段:我們對彼此做了全面、永恆的承諾,並決定將原則置於彼此和家庭之上。這個決定讓我們有足夠的力量能夠道歉、原諒、表現慈愛。一次次返回正軌。兩個人的結合其實是來自於不同的家庭。在習慣上面、在想法上面可能都會有一些的出入。我們也常常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假如我們能夠把原本的想法建立在互相彼此這個想法上面的話,我想之間的摩擦就會漸漸地變少。
第76頁,他的宣言還會去考慮到對小孩的教養、教育問題。比如以後孩子的工作、學習或是溝通、怎麼樣解決問題、悔悟、原諒、服務。在他的宣言裡面都有談到。這應該就是我們說的家訓,或者是家規。就像是國家有國家要遵守的原則,學校有學校的校規。要有這些宣言的話。
第78頁,提到的是目的地和羅盤。也就是說家庭使命宣言,要先有個目標、方向。作者比喻像是飛機一樣,因為飛機可以帶我們到目的地,要到目的地的話就要有羅盤去指引,這樣才能夠到達目的地。第二段:有了明確而共享的願景與價值觀,我們就能評估他人的回饋,藉以改善自己。要到達目的地,這個使命宣言最前面提到的四項稟賦。這四項就是自覺、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把這四項稟賦比喻成羅盤,然後依循這幾個方向去做。
第79頁教我們如何創造家庭使命宣言。提到有幾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探索家庭目標。畫分成兩個,也就是兩個人的使命宣言。假如你還沒有孩子、兩個人的世界的時候,那就是兩個人的使命宣言、夫妻之間的使命宣言。另外一個就是三人以上。比如幾年以後,孩子慢慢長大了,可以共同創造一個家庭的使命宣言。
第80頁的地方作者提到的是兩個人的夫妻使命宣言。我覺得這還蠻重要的。作者提了好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我們希望如何處理財務?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屬於雙薪,先生賺的錢要歸老婆管?還是老婆賺的錢要歸老公管?當時我和先生好像有這樣的狀況,賺的錢要怎樣處理?當時我先生覺得我們是不是該訂一個計劃,每個人的薪水要拿多少出來?但這樣好像全部的事都被他知道。當時我就堅決反對,並也希望我賺的錢拿回娘家。
在這夫妻宣言裡面,我覺得應該是減少可以磨合的時間。我認為結婚一開始大家的情形彼此都在調適,但這過程還不錯,最後都有個共識。作者建議的使命宣言,我認為可以減少磨合的時間。
第81頁的部分:最後的成果一定要包含每個人的意見。也就是不能以我們個人的意見為主。因為在我們的想法中會覺得那是對的、是為對方好。但對方來說可能是很大的負擔。因此作者提議最好是包括每一個人的意見。81頁倒數第四行的地方:婚姻的使命宣言很重要,假如不花時間釐清彼此的差異,創造共享的願景,這些歧見可能會讓他們分道揚鑣。也就是沒有磨合好、沒有共識。夫妻如果無法培養對「愛」的共同看法,會累積很多問題。最後一行:仔細思考婚姻問題你就會發現,每個案例的問題幾乎都源自彼此的期望互相衝突。如同我剛講過的:我是為你好,但其實事實上不見得,因為我們是站在自己的立場。
第82頁倒數第三行:在這個宣言裡面,它連結雙方,使彼此有相同的目的地;它超越了「你的做法」和「我的做法」,進而創造出「我們的做法」,讓雙方一起努力探索彼此的歧見,進而解決問題。意指還是要包含彼此之間大家共同的想法。
第83頁的地方提到:當你有孩子的時候,你可能要有三個人的使命宣言。倒數第四行:照顧第三代正是再次教養子女的良機。我有一個想法,假如以後我有孫子,我想幫我的女兒帶小孩。我覺得有些事情在我的孩子身上沒有做到,很想在孫子身上彌補。我是有這樣的心態,但我不知道這樣的心態對不對。
照顧第三代正是再次教養子女的良機。我們在教導孫子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到一些經驗。三人以上的使命宣言就是要有孩子的參與。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不懂。小孩子說的話有時候我們認為是不對的,事實上不見得是不對的。
第85頁:對兒童來講。這裡也舉了一個例子。也就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想出一個宣言。這對兒童來說,這種經驗真是美妙!他們知道自己的構想和感覺受到重視,也明白自己對於創造新的家庭形貌大有貢獻!不要忽視孩子的想法。
第87頁:要建立一個宣言的時候,你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讓每個人發言,聆聽每一個人的想法。87頁倒數第二行:可談談家庭目標,不必提到「使命宣言」等字眼。因為這樣太僵化了。你也可以問他們對這個家有何看法、希望家裡有什麼改變,引導對方思考家裡的事情,培養家庭使命的觀念。切記要保持耐心,也就是說要去聆聽。除了建立一個宣言,也讓孩子慢慢地去學。
第89頁:我們可以訂下三個基本規則,讓你在討論家庭宣言的時候更加順利:你要用尊重的態度傾聽、準確覆述他人的意見,證明你有在聽、看見他。第三就是寫下你的想法,讓大家列出想法,找出一個共同的目標。
第90頁:建立使命宣言最大的挑戰就是「決定價值觀的優先順序」。
那要怎樣地排列出呢?哪一個是最重要的?第五行:使命宣言的重點在於強調種種可能性,而不是限制。就像我剛說的,我們認為小孩子講的話怎樣怎樣,但其實他們說的也有影響力;不要去限制他們。90頁關於第一步的倒數第二行:每個人都有價值,每個人的想法都有意義。假如我們能夠遵守這樣的一個原則的話,那這樣家庭的使命宣言應該就是大家的共識,也會比較順利地去執行。


導讀人:麗君
導讀頁數:107-120頁
我導讀的是習慣三-要事第一。第108頁,家庭是最真實的「要事」,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這點我想大家都是相同的,一定要把家中的事處理好、老老少少都安撫好,這樣子才能出來學拼布呀。
朋友常會問我最近都在忙些什麼?我則回答明年有大事要發生,拼布要建醮(展覽)啦!像明天凌晨三點,咱們拼布要去韓國出巡(交流)哦!我是覺得在家中跟老公、小孩子們溝通要用比較另類的溝通方式,其實我家老爺就是一本正經的樣子,每當我這樣跟他講,他通常轉頭就走了。
像上個星期學員在分享對小孩是不是公平這件事,像我小時候,也常覺得媽媽都偏心,可是媽媽也都跟我們每個小孩說,我對你們都是一樣的,並沒有比較疼誰、比較不疼誰。那像我小兒子小學的時候,也覺得我比較疼哥哥,比較不疼他。但我就會跟小兒子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小兒子卻回答我:「手心肉比較多呀!」害我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
第111頁,家庭是餘興節目?有次因為老大要出國了,所以我們一家四口就開了會,看小孩們有沒有什麼事情要說。像在我們家,每次只要老爺說話了,大家就都不敢開口,因為老爺只要一說話就會沒完沒了。像大兒子每次都愛裝睡、小兒子則是會回他老爸幾句,而下場就是被爸爸罵。
在那次會議中,大兒子一句話都沒講,但是小兒子卻說:「你們都不關心我,都對哥哥比較好。像哥哥國中畢業典禮,你們就一直要去參加,但輪到我畢業典禮,我請你們出席,你們都不出席。哥哥當兵的時候,懇親會你們都有去看他,而我在澎湖當兵的時候,叫你們來看我,你們也都不來。」這些事情都讓小兒子一直牢牢的記在心中。被小兒子這麼一說,讓我這個做媽媽的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我只說:「好啦!你結婚那天我一定出席參加。」大家不約而同的笑了笑,事情也就過去了。


導讀人:英雅
導讀頁數:121-135頁
第121頁,在家中建立架構。社會環境的改變,許多公司、機構會進行內部的改組,同樣的在一個家庭中也是需要建立新的架構。而家庭基本架構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家庭時間」,第二類「一對一的談心時間」。
「每週的家庭時間」,擁有家庭時間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全家人專注的團聚。家庭會議帶來正面意義-對兒童的自我形象會產生正面的影響;也能讓父母親對自己的認知、評價有所提升。
家庭會議的討論內容大概是家庭行程表或解決家庭問題。像第124頁例子,同時告知父母目前失業,家庭開銷必須重新分配,讓孩子一起了解且面對該如何分配、運用金錢。
第125頁,家庭時間適合讓孩子傾吐心聲。
第126頁,家庭會議時間最好固定,且儘早讓孩子年幼時就告訴他們家庭時間的重要性。
第127頁-第130頁,「一對一的談心時間」。內容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為「婚姻中的一對一時間」-對像為夫妻,夫妻間要找出時間單獨相處,穩定的婚姻關係可為全家人帶來安全感;第二類為「與孩子一對一交談」-父母可以同時與一個孩子談心,也可以由父親或母親單獨面對兩個孩子,不過一般以一對一的談話為宜,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得從孩子的「家長」轉變為孩子的「知己」。重點在於讓孩子談他們想談的話題,談多久都成且不要做任何評論,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你是關心他的。
第131-133頁,當小孩做弊時面對良心的不安,父母發現異狀後應藉由談心時間,讓孩子誠實告知作弊的事情,並且幫助孩子一同解決難題。
第135頁,婚姻生活會讓你的家庭生活更友善,所以要試著以家庭為第一優先的順序。


導讀人:淑惠
導讀頁數:136-149頁
第136頁,「起步的建議」,鼓勵每個人分享與某位家人進行一對一談心的經驗與感受。像平時就可以多找時間與孩子相處,例如小孩放學後,請小孩分享今天上課的情形。
第139頁,習慣四「雙贏思維。」第140頁,當雙贏思維成為解決家庭問題的典型做法,將為家人帶來深刻的自由、創造力和團結感。
第140頁,習慣五「知彼解己」-它是「道路」;引領我們邁向互賴與互動的豐富境界;它也是一種能力,讓你跳脫自己範疇,真正進入對方的思維與心靈。
習慣六「統合綜效」-它是「最後的果實」;是成果、最終的產物、努力的豐盛報償,創造出第三種選擇的解決辦法;它不是「照你的辦法做」或「照我的意思做。」
第141頁,藉由把互相敬重、互相了解與創造性原則融入家庭,這三個習慣使家庭文化得以增強家人原有的優點與親情的品質,使原則趨於內化。「以終原始」的目的,就是在家庭內建立良好的社會環境,幫助家人學會詢問問題。
第142頁,沒有人喜歡輸。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擁有成就,而每個小孩也都擁有自己的天賦,不喜歡被父母拿來和其他兄弟姐妹相比。
第144頁,損人利己的後果。許多父母常會拿小孩與其他兄弟姐妹相比,但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
第148頁,父母若習慣性的採取損人利己的態度,短期之內或許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推動事情。就長期而言,在缺乏原則的價值觀、缺乏敬意的親子關係中成長,當親子關係的基礎是操控而非信任時,親子都會蒙受巨大的傷害。
培養與發展雙贏關係適用於任何狀況。但是,最後達成的決定表面上看來未必是雙贏的。有時候你會做出孩子不喜歡、或損人利己的決定,因為你知道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這時你可以向孩子說明你為什麼這麼決定,儘量讓孩子感覺受到尊重。尤其如果這個問題對孩子極為重要,你更要多花點時間了解孩子的想法,好讓他感受到雙贏思維精神。
第149頁,如果家人覺得重要的事你也覺得重要,你就該努力找出共同的目標或價值觀,這麼一來你們將能發揮創造力,找到更好的辦法實現這項價值,你將會發現,雙方秉持的精神和最後的結果都是雙贏的。
雙贏思維是高效能家庭互動的唯一基礎,是思考與互動的唯一模式。它能夠建立長遠的關係,帶來信任與無條件的愛。


導讀人:惠蘭
導讀頁數:150-165頁
我導讀的這部分是一樣是敘述如何培養雙贏的精神及雙贏協定的五個要素。
第153頁,婚姻與家庭生活實在是修練人性的「研究所」。我們班上好像有幾個妹妹還沒結婚對不對?所以你們還沒有唸「研究所」。如果你們覺得不需要唸「研究所」也沒有關係!
也告訴我們婚姻持久的秘訣,有兩個觀念:第一個是雙方不再抱持單身的態度,並打從心底與對方結為一體。兩人靈魂合一,視彼此為知己。第二個是雙方關心彼此的感情,爭論時不在意是否擊敗對方。雙方都有自覺,能夠從對方的觀點體會與評估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做到上述兩點便能帶來最後的「勝利」,讓付出愛的人與被愛的一方,都能發展自己的性情,獲得充實感,這就是雙贏思維的真實精神。事實上不只是雙贏,而是三贏思維。而三贏就是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都獲益無窮。
第154頁,如何培養雙贏精神有三點。第一是讓孩子在小事上「獲勝」。我們大人應把「原則」與「嗜好」分清楚,只在極為重要的原則上堅持己見。為人父母的好像都會認為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而每一件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關於這一點當父母的實在要警惕。第二是讓孩子參與重要的事情並提供意見。第三是設法平衡競爭的焦點。
第155頁第六行的五個目標-盡力而為、享受樂趣、團隊合作、共同學習、獲得勝利。我覺得這就好像我們拼布玩家在做集合創作一樣,盡力而為,然後我們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們的團隊要一起合作,且大家共同學習,最後我們一定能獲得這個勝利。
第156頁,我們還發現,讓一個孩子教導或帶動另一個孩子,可以降低子女間的對立與衝突。我覺得這點真的很重要。
像我自己有三個孩子,老大是女孩,老二及老三都是男孩。姐姐在讀國中的時候,老二剛好是國小四年級,不知道什麼原因老二在小四那一年變的很胖很胖,姐姐因此不喜歡帶老二出門也覺得很丟臉;可是姐姐就很喜歡剛讀小學一年級的老三,因為老三那時候非常的可愛,只要同學們給姐姐糖果、餅乾、點心類都捨不得吃,會帶回家與老三分享,可是老二卻一點份也沒有,只能在一旁觀看。
當我看到這個情形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兄弟姐妹間不應該是這樣子。後來我找了機會跟老大說每次當你給老三東西的時候,老二只能在一旁乾瞪眼,你覺得這樣子好嗎?於是我建議老大下次是不是也應該帶點東西分給老二呢?
有一次老大放學時便買了二支棒棒糖分給二個弟弟。因為老二個性比較悶,所以我當時看到老二也沒表現的特別高興只是淡淡的跟姐姐說了謝謝,但我卻發現了他的嘴角不經意的微微上揚。
後來我也找了機會跟姐姐說那天的情形媽媽都有看到,也非常的謝謝姐姐。之後不管什麼東西,兩兄弟一定一人一份。
二個男孩不曉得什麼原因,從小四就開始變胖一直胖到國中。因為身分證上的照片是國中照的,直到長大後,有次小孩去看醫生,醫生看到身份證上的照片還一直質疑小孩說,這是你嗎?這真的是你嗎?怎麼不去換成現在的照片呢?
其實我們吃的食物都非常的均衡、正常也不外食,但不曉得為什麼二個男孩就一直變胖,而最胖是幾公斤我都不知道?且每次在量體重時都是偷偷的!直到上了高中,每天下課都去跑步,後來也就瘦了下來,直到現在也都是瘦瘦的!
一直到現在三個兄弟姐妹的感情也都很好。因為三個小孩現在都在臺北,而我每個月也會固定找機會讓全家人聚在一起聯絡感情。每星期我也會固定與孩子通電話聊近況。因為只要聽到孩子的聲音,就能讓我很放心,我也能從孩子的聲音知道他最近好不好、是不是快樂或煩惱!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建立良好的互動,若等到長大後要再拉攏,我是覺得比較困難了。像第157頁,創造雙贏情境的做法很多,即使對象是幼兒也不例外。
那時候因為在上班,所以在帶孩子方面可能會有所疏忽,就像學員瑞雪說的,現在在帶孫子也等同於是在教導孩子。
我女兒的個性比較急,再加上外孫女的運動神經不是很好,所以每當團康溜直排輪時,外孫女看到她媽媽時是用爬的過去都不敢站起來,因為在學校不敢叫媽媽,所以只能叫小琪老師、小琪老師。回到家時我女兒就很生氣,每當假日時就會讓孫女上頂樓練習溜直排輪。因為女兒個性比較急,但她愈著急,小孩子就愈害怕,且愈溜不好;有次我上去找孫女時,就跟孫女慢慢的說外婆在這裡,你慢慢的溜過來找外婆,她也就敢站起來,慢慢的朝我這邊溜過來。直到回到家中,女兒還是很生氣,我就跟女生說:「琪,我決定買一雙直排輪給你,讓你跟你女兒一起學習。你自己都還不會溜,怎麼去要求小孩子呢?」所以這無形當中的也是在教育自己的小孩。
有次,小孫女無意就說:「爸爸的大便好臭好臭哦!」我覺得這樣子不太好,但也不願直接跟小孩女說。直到有次小孫女上完廁所,我就馬上進去廁所且說:「哇…誰上的廁所,好香哦!誰的大便好香哦!」大便怎麼可能是香的呢?一定是有味道呀!這時大家都知道用意,從此之後小孫女也就沒這麼說過了。


導讀人:蕙珍
導讀頁數:166-170頁
我導讀的部分是第166頁雙贏思維的關鍵,其關鍵就在第170頁第六行,「超越當下的情緒反應」。這句話不管是用在小孩子或是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很好用,這就是關鍵。


導讀人:素屏
導讀頁數:174-190頁
我一開始拿到書是11月29日,所以有心理準備。可是那一天回來以後,看到與幸福有約,因為每次跟老師他們出去回來都覺得很幸福,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就…腦筋一片空白。
它這裡面討論到的是知彼解己,就是說我們常常都用自己的立場去看待別人,我們好像很少會先去用別人的立場來看,那誤解是家族痛苦的核心。上個禮拜導讀的學姐說家裡孩子計較的問題。就讓我想到小時候,因為我們家有四個孩子,可是我的老二情節很重,因為我是我們家裡的老二,家裡的經濟狀況也不是那麼OK,所以都是穿我姐姐穿過的衣服。因為姐姐是爸爸媽媽結婚三年才盼到的。常聽人家說"不會生就去領養一個"。那時候也去看了孩子,才發現我媽媽懷孕了,所以就知道那時我爸爸有多期待這個女兒。所以呢,到我的時候,都是穿姐姐的舊衣服。那我的後面就是一位男生,所以我弟弟不可能穿姐姐的衣服。那時候因為我的老二情節,就是覺得他們不疼我。
我小時候很霸道,只要家裡有喜餅,只要我一回家看到喜餅被打開過,我就會大哭大鬧。那時候就是想稱王,也覺得爸爸媽媽就是不愛我。那是多年以後慢慢地自己結婚了,因為我自己只有一個孩子,所以不會有計較的問題。可是常常跟朋友在一起,朋友會說,明明心就拆一樣大,孩子還說我們比較不喜歡他,真不知道要怎麼說才好。這時候我才發現說,對,好像是這樣。
直到這幾年我媽媽才敢跟我談到我小時候有多霸道的問題,因為到我弟弟專科的時候,我看到我弟弟的臉,其實我對他是很愧歉的,因為我大弟真的很乖。我只要回臺中,一通電話,他馬上到車站等我。可是小時候只要我心裡一不高興,我就捏他。可是因為指甲很尖,所以到現在他的臉還有指甲的捏痕就可以知道我小時候有多霸道,我在我們家是很兇的。
所以現在如果有事情解決不了的,像我媽媽、姐姐或弟弟跟我們家的人,討論不出問題的答案,因為我弟媳比較不敢講,所以他們就打電話說"麻煩你回來處理一下。"所以在我們家我都是處理事情的那一位。大家應該都看不出來我很兇吧,其實我在我們家是很兇的一個人。
所以弟弟專科的時候,我只要看到他的臉,就會跟他道歉,我自己都不曉得當初我那麼兇。我媽媽下樓時就跟我說:「你現在知道你小時候多兇了嗎?小時候,如果有人來送喜餅,我們就得趕快把它拿去藏,都不敢讓別人先吃,我們都做到這樣子了,結果你一回來還是一天到晚說我們不疼你。」後來到自己結婚以後,才發現說其實父母不是不疼我,而是因為經濟狀況不允許。
我自己女兒穿的衣服後來都還蠻新的,所以我都會把衣服再拿給小姑的女兒穿。那時候我就想當初撿人家衣服穿的心情,其實不是媽媽不買給我們,而是媽媽捨不得那件衣服還那麼新就丟掉,我們是老二所以就要撿老大的衣服穿。
我那時候老二情節真的很嚴重,一直到我結婚、接觸到社會,聽到很多媽媽一直在講說,我們明明就沒有偏心,為什麼小孩還這樣。後來我跟弟弟說,我不知道我小時候這麼兇。所以那天聽姐姐在講說我那時候都會計較爸爸媽媽對我的不疼問題。我有一位小弟的跟我差七歲,因為那個小孩是隔很久才有的,所以大家相當的寵愛。
後來朋友在解釋說老二會有計較的問題,我就會說"其實父母應該要讓孩子了解這裡面的問題點並不是父母的心,但是我覺得說有些事情並不需要解釋太多,等小孩到了那個立場的時候,就會瞭解事情的結果。
像現在我也都會說:「不好意思啦!不曉得當初自己那麼霸道。」其實我覺得家人永遠都站在理解你的角度。
第183頁處理負面的包袱,以及187頁克服憤怒與不悅以及189頁做個忠實的譯者。因為以前,我常常會幫別人出意見,直到有一天我女兒要跟我講一件事情的時候,她就先跟我說:「我先跟你講喔!」我說:「好,你講。」女兒:「但是你嘴巴要先閉起來。」我:「喔。」女兒:「你確定?」我:「確定!不然勒?」女兒:「你現在是怎樣……我講完之後你一定會說什麼什麼……。」我就回答:「你怎麼知道,你又還沒講!」她就開始講了,那我這次就很認真的聽她講完。之後她邊講我邊笑,因為她剛剛講的前面那一段確實是我即將要講出來的話,所以我自己就先忍住了。
從那之後,她也比較會跟我分享。這本書有提到,因為我們常常把憤怒帶回家,所以那天我女兒下課放學回家後也提到:「媽媽,今天我們班發生了轟動全校的事。有一位小朋友手拿著童軍椅,他跟另一位小朋友是好朋友,但是講話當中因為發生了口角,所以那個小朋友就拿童軍椅從他好朋友的頭砸下去,當然就因此受傷了。於是學校請雙方家長到校說明並將小孩送到醫院去。」我女兒就說:「那位同學怎麼會這樣呢?」我說:「對阿,才國一,怎麼會這樣呢?他這樣一定會被記大過。」我女兒說:「可是老師沒有說,因為記大過不會講。而隔天到學校那位打人同學的媽媽也什麼都沒有說。」但是隔一個禮拜一,學校的大過通知單寄到家裡去,事情發生當天,我女兒是比較同情那位被打的孩子。但禮拜一那天我女兒看到我說:「媽媽,我今天比較同情那位打人的孩子。」我說:「為什麼?」女兒說:「因為他今天來的時候,整個臉都是受傷、腫脹的。」我說:「為什麼會這樣?」女兒說:「他媽媽看到他打人並沒有生氣,但是一看到大過單,就拿起旁邊的木頭椅子打他的頭!」我對女兒說:「天阿!怎麼會這樣。」因為這件事是最近才發生的,我女兒就一直癥結著這件事。我女兒說她非常地想打113。但我告訴她說這件事因該由學校的老師和校長來處理,而不是我們。
這件事過後,我一直安撫著我女兒的情緒。我發現說孩子一直在看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件事,只是那位媽媽到底有沒有去了解,其實這個榜樣是學家長的。我女兒問那位同學說:「要不要報家暴。」但那位同學因為不希望媽媽被抓,也怕被媽媽打的更嚴重,所以一直不肯,但是我女兒還是一直想說服他。我跟女兒說交給學校老師處理,這不是我們可以介入的,媽媽知道你心很痛。我女兒就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好幸福喔。」我說:「對。」因為從以前我了解我們常常會把情緒延續到孩子身上,孩子還會把情緒延發出來。
我們常常說不要成為媽媽的影子,但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媽媽的影子好像常常都在我們身上。所以在克服憤怒與不悅這裡,我就覺得說很多的事情在家庭裡面,我們常常就像孩子的模範。


導讀人:艶秋
導讀頁數:190-209頁
第190頁,同理心式傾聽的原則。第198頁,解己-培養自覺、忠實表達。第200頁,給予回饋。第203頁,風氣的培養。第204頁,了解孩童的發展階段。
剛剛素屏有講到小時候家庭環境的問題。有一個禮拜天我去上整天的在職進修,因為我老公腳受傷,所以他自己一個人在家,也因為我上了一整天的課很累,很想睡覺,所以他就陪我一起躺在床上睡覺,但躺著躺著,我都已經快睡著了,他卻說他睡不著,要去樓下寫書法、看書。他就下樓去了,我就繼續睡我的覺。隔天起來我要去運動時,看到老公睡到客廳,等我運動回來了他還在睡。我就跟老公說:「白天不要睡太多,否則晚上會睡不著。」老公就很生氣的說:「你很沒有同理心。」我就自覺到說為什麼會說我沒有同理心,我只是開玩笑的呀!他就開始生氣說:「我是因為腳痛在床上睡不著,會翻來翻去怕吵到你,所以才到樓下去,你有沒有同理心?竟然還說我睡太多。」如果是以前我就會趕快跟他解釋,我其實不是那個意思,只是建議你而已,況且我也沒有很兇。
但是聽過老師說上次吳老師打羽毛球那件事情,又看過這本書,我就「暫停鈕」馬上給它按下去,安靜地不敢講話,不然情況只會越變越糟糕。而且他是晚上跟我說睡不著,並沒有說是因為腳痛,但這一來一往間卻變成了誤會。所以我趕緊一直向他道歉,並且趕快把情緒帶過。不然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很多天,家裡又只剩我跟老公兩個人,若都一直都不說話將會很痛苦。將會演變成只有工作時會跟我說話,但是私底下兩人又不講話。老公甚至可以很久大概一個禮拜都不說話,但我的按照我的個性我一定會受不了,只要一天我就受不了了,只想趕快解決這個問題。當我就看到書本內容說到:「知道錯要趕快道歉。」所以這件事當天就解決了,不然我會很難過。
書本還提到-「千萬不要在餐桌上說教。」上上個月的某個星期六,因為小孩都不在身邊,就想說和老公一起去夜市逛逛順便吃牛排。我們選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隔壁坐著一對母子。牛排還沒送上,那位媽媽就說:「你們安親班的國文老師好像不是很ok?」兒子說:「還好呀!」媽媽又說:「數學老師好像也不是很好?」兒子說:「很好呀!」媽媽接著說:「我看你是不是應該要換安親班?」那位媽媽從坐下便一直講個不停。我們的牛排已經送來了,且邊吃邊覺得這樣會消化不良。這時突然聽到那位兒子就對他媽媽說:「你不要再講了!」那位媽媽都沒有感覺到吃飯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嗎?還一直講話,讓兒子生氣。那位兒子氣到都快翻桌子了,那位媽媽還是在一直講個不停!我就跟老公說不要吃了,真的沒辦法消化。
吃飯時間真的很重要。像我們家一定是全家人都到齊才會一起開動吃飯。但我老公家的習慣不一樣。所以剛結婚的時候,我老公是覺得誰有空誰就先去吃飯。但我就非常堅持吃飯時間就是等小孩下課回來後全家人一起吃飯、聊天。而老公家在吃飯時是不能講話的。但我們家是一起吃飯、分享每天發生的事。後來我老公習慣也慢慢地被我改過來,女兒下課回家吃飯時就會分享當天發生的事。大女兒就會說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而老二就會不甘示弱的也說個幾件事!那種氣氛就是很好的。但在我公公家是有空的人就先去吃飯。所以餐桌上已擺好菜飯,有空的就先去吃,最後爸爸都是最忙的人,就會變得沒有東西可以吃。


導讀人:陳鶯
導讀頁數:212-222頁
第212頁,作者說因為兒子打棒球只打一個禮拜就想退出,但做父母的沒有先了解小孩在校隊的壓力,就認為他半途而廢,所以以後做什麼事也都會半途而廢。且又拿他與哥哥做比較,讓他感覺很受傷。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還好作者後來很誠懇地跟兒子道歉,並與兒子想出更好的方法,找出雙贏的新策略,達到這裡所謂的統合綜效。家人可以坦白、坦承自身的不足,創造共通的願景、價值以及新的解決方法與選擇,更能為集思廣益的標準與價值負起責任。
第216頁,作者發現若能利用彼此的差異統合綜效,關係更能提升至新境界。我們可以藉由聆聽對方的見解,開啟嶄新的觀點,合力解決問題。統合綜效為我們開創了各種新的解決之道,共同參與更多美妙的事物。當我們終於明白彼此的差異只是整體的一環後,便開始探索各種新的互動模式。
第218頁是因為夫妻想買沙發,然而先生並沒有考慮到以後經濟的問題,只為了面子問題,便想買了再說。但是做太太的都會想到將錢省下來的問題,因為以後還是要付錢。最後透過兩人的溝通,買了舊沙發,佈置的讓大家都覺得舒服,也達到統合綜效,而這對夫妻在生活相處上也更有價值,謝謝。


導讀人:怡汝
導讀頁數:222-231頁
大家好,因為我都在趕作品,所以都臨時抱佛腳。我負責的是第222頁到第231頁。家庭的免疫系統-創意橫生、樂趣無窮、幽默多樣,懂得尊重個人及個別興趣的統合綜效,是美好家庭文化的最高表現。
第223頁,健康的免疫系統能保護你不受家庭生活四大癌症-批評、抱怨、比較與競爭的殘害。若無健康的家庭免疫系統,癌症的削蝕力量將會在家中蔓延。讓我更了解你-必須揚棄埋怨與指責,跳脫批評、抱怨、比較與競爭,抱持雙贏思維,尋求知彼與解己,並集思廣益,才能做到一同學習。否則頂多達到令人接受的程度,但未能盡情發揮;僅能合作,卻了無創意;只知妥協,但無法達到統合綜效。因此,主動積極的態度是基本的,唯有培養依據原則的行動能力、唯有了解家庭的重要並以家庭為優先考量時,才能創造出有力的統合綜效。
第226頁,讓當事人參與解決過程。這裡是以三種習慣為舉例。第四種習慣是雙贏思維,第五是統合綜效、解決問題。
第231頁。透過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可以一同找尋解決之道。由於決定方法的是孩子,因此,他們必會身體力行,不用大人一再提醒。此外,藉著分享資訊,大家才能超越「我們的方法」或「他們的方式」,深入問題所牽涉的原則,並運用所有參與者的集體良知,協助孩子了解:雙贏的決定比大家一時的快樂更為重要。這是忠於原則的表現,因為就長期而言,悖離原則的解決方法對大家都沒好處。這一段作者認為小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太長了。像我的小孩也是一樣,一下課回到家就很認真地把功課寫完,之後他就認為剩下的時間都是他自己的,於是就霸占著電視。所以阿嬤和阿公跟他協調,說看電視的時間是六點到七點,其餘都是阿嬤的時間。結果與小孩討論好之後,小孩認為OK。於是這樣的情況就延續到現在。就是要與小孩溝通,讓他了解不能一直霸占著電視。


導讀人:佩盈
導讀頁數:231-242頁
第231頁是習慣五、習慣六。主要就是先傾聽,了解對方在想什麼。試著了解他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直到完全了解他為止,再一起探討找出癥結點。再找出一個眾人皆贏的做法,大家一起把問題解決。
第232頁,「互補式的統合綜效。」即充分發揮個人的優點,而個人的缺陷則由他人的長處來補足。書本中有個例子是說,有位主管說:「我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找出老闆的缺失,並彌補他的不足;不是去批評他,而是補其短處。」所以我覺得說,選擇以身作則,而非百般挑剔。當人們能坦然接納別人對自己的褒貶,且擁有充足的安全感,不至於被回饋淹滅,又肯虛心了解他人的長處、與人通力合作時,美妙的事便會發生。
其實我和我的男朋友吵架冷戰都不會超過一天,我們交往模式就是有話直接講。有什麼問題雙方就提出來討論,他會講說他要怎麼做,但若我跟他意見不合,他會跟我解釋說為什麼他要那樣做。像他的工作可能要應酬,一開始其實我很反對,會覺得為什麼除了工作還要應酬,但他會跟我說其中的原因,而我也接受了,於是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了。我們之間不會把事情都憋在心裡、不敢講。一開始交往時會吵架,且都會覺得不要認輸。
所以傾聽真的很重要。可以先聽對方講完後,再講出自己心裡的想法,其實對方會比較聽得下去。但如果在中途打斷他的話,第一點他會覺得說他說話被你打斷了,第二點就是他會覺得你就只是再針對他而已,而不讓他表達內心真正的想法。


導讀人:美惠
導讀頁數:242-249頁
第242頁,個人與家庭的更新這張圖。在生理方面的運動,我利用搖呼拉圈來活動筋骨。健康食品、控管壓力則是利用縫拼布就能舒解壓力了。在心靈方面,靜坐、祈禱是宗教信仰,個人覺得凡事要知足,常存感恩心。
閱讀啟發性或心靈文學→老師幫我們挑選的導讀書籍。
社會或情感方面,建立友誼、服務、同理心或傾聽,創造統合綜效,這些全部在拼布玩家這個團體裡就全包了。
心智方面,閱讀有了構思,創作拼布作品時就事先要有構思才能著手準備製作、計畫,跟著拼布玩家的姐妹們一起縫拼布。老師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希望每一件作品都能順利完成,不要有半成品。
寫作、培養才藝、學習新技巧,剛好這幾點在拼布玩家的團體也全部都包括了。


導讀人:欣雯
導讀頁數:249-259頁
我導讀的部份為習慣七:不斷更新。
第252頁第二行,家人很容易藉由節日慶典建立參與感、樂趣以及節日所帶來的意義與情誼。
第253頁第二行,節日慶典也俱提供良機給大家時時聚首,使家庭關係日新又新。
第255頁第一行,共同學習~全家人一起學習與活動,可以分享各別家庭成員的嗜好與興趣,一起學習、討論。這樣做可以獲得社會及心智上的更新。學習新的技能,能帶來生理的更新;學習全面性的生活原則,則能滋養心靈。


導讀人:秀幸
導讀頁數:259-269頁
我導讀的部分是有關於分享的。有則故事是他們家有座花園,大家可以在花園裡一起共事。而現在有些私人休閒農場有土地可以租用給別人。我們可以租一塊地,要種什麼都可以。而土地的主人也會提供意見給我們,那麼大家就可以互相幫忙。因為大家種的東西都不一樣,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換,這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第260頁,一位母親分享她們全家一起服務社會的經驗。這點跟我們拼布玩家很像,我們也會做工藝。
第261頁,你能看出一起服務具有多麼奇妙的更新作用嗎?因為它跨越了自利的範疇,也可以滿足家庭的使命宣言,使之日新又新,並為個人帶來生理或心智的更新。它可以涵蓋才藝的培育、新觀念或技巧的學習,也可以使身體勞動。服務也能帶來社會層面的更新-有什麼比合力完成深具價值與意義的工作,更能使家人攜手同心?
第261頁的倒數第二行,幽默使人寬容、不流於嚴苛、不拘泥於小節或其他擾人的瑣事。有的時候只要有人在事發當時發揮一絲幽默感,便能扭轉整個狀況,或讓平凡無奇的事變得刺激有趣。
第263頁,與我們平常也是一樣,早上就出門了,晚上才回來。平常也是在晚餐的時候大家才會一起開心地分享今天發生的事和心得。266頁,起步的建議,這裡大家自己看就好。


導讀人:春香
導讀頁數:269-279頁
第269頁這裡在說一名早婚的媽媽,她17歲就懷孕,而她的婚姻只有維持兩年。她第二段婚姻是在22歲。在這之前她有上學,但因為懷孕而離開了學校,陪伴年幼的孩子。所以她是以選擇家庭為優先,等孩子再大一點,她繼續攻讀雙學位。而她也支持失業的先生得到很好的學位。
第272頁,這位婦女改變了自己、家人和受她恩惠的人,也造福社群。如果這位年輕的媽媽當初沒有改變,或許之後會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273頁的安定這部分,倒數第五行:家人的知識越廣博,安定的希望就越濃。當家人能將知識化為行動,並開始安排有利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時程及架構,人們便能克服疏忽與空虛,使家庭和婚姻變得安定可靠。
第279頁的這幅圖在278頁有敘述了,這一段講得不錯,請各位同學自己閱讀。
另外因為我讀了這本書,畢竟自己也走入家庭、經營事業。回想過去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好像是提到我過去的種種。在此分享跟孩子的互動。請先看第16頁的前言,那位媽媽與女兒鬧得很僵的故事。
我國三的兒子,他也是回家的時候發脾氣,就如同書中所說的暴跳如雷,孩子氣到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跟我講話。最近我跟兒子說:「兒子,上次那件事情,媽媽對你那麼兇,你會不會怎樣?有沒有事?」兒子說:「我只記得你打我。」他問我說為什麼要打他?我說:「因為你沒有告訴我原因。我一直問你原因你都不告訴我。當下我是真的非常生氣,但事後你一定要跟家人溝通。」他現在比較大了,也比較能理解。因此我會覺得有時候我們大人也會犯錯。
這本書中寫的暫停鈕,我們要常常去按按自己的暫停鈕。第17頁的第二段:我曾多次犯錯、大發雷霆、誤解對方、尚未了解實情就先下判斷、不肯傾聽、採取不明智的行動。不過,我也從錯誤中學習。我道歉、成長、調整觀念、了解成長的階段、不過度反應、從容應付困難、學著自我解嘲、少訂規則、多享受生活。而作者也在廚房掛一個牌子:「懦弱的人不適合當媽媽。」
現在我大兒子上了大學,今年他要去爬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活動是學校的一個社團-書院辦的,也是校友會捐了快三千萬辦的一個活動。一年徵選名額大概一百位,而大兒子也徵選上了。因為大兒子很乖、很安靜。我是認為他都處在媽媽的保護之下,該是時候讓他闖一闖、讓他去飛了。那次的活動他也擔任某個幹部,因為計劃必須爭取補助經費,原計劃爭取補助經費40萬。當時他要去募款,而他的同學都不太願意做,所以我大兒子感到非常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我跟他說:「你要跟你的同學溝通,這是個團體活動,不能因為今天誰忙就將事情丟著不管。」募款這件事讓兒子很著急,讓他不曉得要怎麼聯絡,因為還有北大及香港大學的學生一起聯合策劃,也因太慢募款,所以只募得了中國石油的幾條毛巾,並且還上了電視。他們就背著那幾條毛巾送去給當地的小朋友,因為是當志工,需帶小朋友做活動。之後兒子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好羨慕妳,妳什麼都知道、問妳妳什麼都會。」我說:「這是時間的歷練。你出去外面就是要多看、多學。在家媽媽將你保護的很好,當你在外面時每件事情都要先經過腦袋先想一下,不能不顧慮到後面會發生的事。如果一直莽撞做事,那你永遠不會成長。出了社會,若以後順利接了我的工作崗位,你還要去領導別人、還必須跟很多老闆互動,所以你必須要強迫自己成長。」
後來他二年級當了學長,我也從小兒子口中知道書院的活動非常正式,而今年他擔任的是這次書院活動的輔導長。我有嚇到,兒子怎麼會當輔導長呢?因為好幾次打電話都找不到他,心想他到底在忙什麼?小兒子才問他哥哥,原來是在handle整個活動。我想,兒子好厲害喔。不過兒子覺得沒什麼,他也不太想讓我知道整件事。他學校的活動很滿,但他都不告訴我。我想說,好吧,就放手讓他去飛吧。
第39頁。兩個禮拜前我在忙我的作品,有一天晚上我先生要載婆婆回家,就問我說冰箱的什麼東西放在哪裡?我跟他說就在冰箱的某個地方。當時我人是在前面而我先生在後面,比較聽不清楚,於是我就很大聲、用吼的回應他。我先生就翻臉了說:「是怎樣?不爽嗎?不說就不說,問一下都不行嗎?」當時我心想說算了,不要回應他。然後他載我婆婆回來後又問我說:「剛剛是怎樣?」我說:「我怕你聽不到,因為電視也開著所以有點吵。」其實我的火也上來了,很想大聲地向他吼。不過我當時換個角度跟他說:「沒有啦,我怕你聽不到,才喊那麼大聲呀。」其實我轉的很硬,他也清楚這點,之後我也就沒理他了。因此最近我跟我先生的相處讓我覺得,我隨時都要啟動「暫停鈕」才行。他與別人的溝通都很好,對我和兒子就有點嚴厲。
前幾天因為沒事做所以老公就在那使用電腦,聽到當時兩位兒子在談論某個網頁且說什麼事跟爸爸說都沒有用啦,他只知道喝酒而已。跟他說了,也只會被罵。二兒子就跟大兒子說:「我跟媽媽說了啦。媽媽也沒有反應什麼。」哥哥就問弟弟說:「那你怎麼籌這個錢?」(因為他們要買相機的鏡頭。)弟弟說:「不曉得,之後再說吧。反正我也就是不想讓爸爸知道,讓他知道也沒有用。他只知道喝酒而已。」我跟先生說:「你看,孩子對你的印象就是喝酒。」因為先生一個禮拜有兩次的聚會。所以我也不想再多說什麼,因為他會認為我非常嘮叨。
第42頁,有主動積極和自主意志。我對這個有深深的體會。剛準備結婚的時候,全部都是我自己籌辦、採購的。當時我自己有存一點錢,而我也不想告訴娘家的人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先生那邊提供的。連要結婚、訂婚用的金子都是婆婆向別人的媳婦借來的且不能弄壞,婆婆說:「手鐲是跟某某人借的,不能不見。」我聽的心都涼了。當時我想說,既然論及婚嫁,就不想計較那麼多,所以全部都我自己一個人打理。
當時為了買房間用的床組,和老公鬧到快不能結婚,而我的觀念是如果可以的話,東西就買比較好一點的。20幾年前不是有那種組合板嗎?傢俱有上漆。但是那種我看了就都不喜歡,當時我就挑了一組柚木家具大概10幾萬。因為先生身上沒有多餘的錢,所以為了這件事,他也請了很多和事佬跟我說不需要花那麼多的錢。但我有自己的主見,且我也比較固執一點。心想,我買的東西並不是兩三天就要換。且其它有化學的家具,對我們的身體也不好。過了20年,到現在我買的柚木家具還是像新的一樣。而先生當初為了這件事跟我鬧的不愉快,之後他也不好意思再提起。
買椅子也是。我們家的椅子都是紫檀木的,可是先生就是喜歡坐舒舒服服的沙發。因為沙發太舒服會讓人想要躺著。就像別人說的躺廳躺廳(台語),實在不是很好聽。我一直留著阿公給我的觀念,在客廳就要好好地坐著,不要躺廳(台語),因為不雅觀。
我公公在我先生國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我婆婆沒時間料理家務,與其他家人也很少相處,所以我先生到現在還是搞不懂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的輩分是怎麼區分,而家族間的互動也不頻繁。我蠻有自主的意思,像買房子、買辦公室、買一間小公寓,都沒有經過我先生的同意,因為他都會持反對票。
第44頁的部分:幽默來自「良知」,它振奮人心又不致貶損他人;幽默也源於「自主意志」,選擇幽默的心態,不消極回應、不被情緒淹沒。我們這群姊妹不做作又坦然,老師也教我們很多人生的哲學,我們也有吸收到。因此來這裡上課也都有吸收到。


導讀人:蓮招
導讀頁數:279-289頁
這本書對我來說沒有心有戚戚焉,因為我沒有步入家庭。但這本書我從暑假就開始看了,可是並沒有看的很入迷,所以看的很慢。
之後組長分配我負責導讀這幾頁,其中看到第292頁的這張樹圖狀,看了兩遍覺得這棵樹很不錯。這棵樹以地平線分成以上跟以下,本來有點看不太懂,但兩張圖前後對照一下,發現地平線以下是代表心,也就是從自己的心裡面開始去做。若心成正術的話,你往上發展,就會像這張圖的樹一樣蓬勃茂盛。書本中提到的這七個習慣,每個人不一定每一項都能做得到。我不清楚大家的習慣,若是好的就繼續下去。
上個禮拜我有跟老師要這張大樹結合圖。可把這張圖貼在牆壁上。七個習慣學不到沒關係,每天看這棵樹結合圖,用心去體會,一定會有所領悟哦。我非常非常的喜歡這張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拼布玩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