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成秋   小雪 2010
文/林幸珍

剛收到雜誌,翻閱目錄,吸引我的是「他其實活了120歲的雙倍人生」介紹孫大偉。他是誰?以前曾聽過而已。但是,我卻在他過逝之後,才看見令人驚訝的是生命價值如何雙倍營收;為何生命最精采的故事點滴要等到親朋好友代替說呢?從他的故事學到什麼?
不可否認我們只記得生命中的「喜樂」,也許從我們有記憶以來累積最多的是快樂故事,或者生活上覺得願意分享快樂的人比較多,所以漸而習慣,說大家所關心的有趣話題。
孫大偉創造很多精采的廣告文案,直接、間接被他改變,我們生活中那一個端點呢?很有可能是吧!然而,是善巧方便的我們習慣被影響、被吸引,只為了希望自己有個甘草人生。
曾幾何時,不經意燃起的嗔怒不滿,不情不願的攢眉。因為期待生活品質是防非止惡的,覺得精彩或充滿喜樂的時刻,必須努力與外在環境應對,才能鞏固自己許下的初衷,回到追尋「生命精采」的關鍵,重新或不斷的建構。
愛因斯坦說:「解決問題不能用製造問題的腦袋!」。到底要怎樣營造才能讓自己清楚,生命中每一個貢高嬌嫚,雜念升起的轉折點。或許是人類也有權力偶爾「不在乎」錯誤的自己。
我們的頭腦並無極高的攝理能力,所以應該會有不少貴人在生活中指點錯失,給予我們修補門面之機會,增添生命插曲。
遺憾也是生命中珍貴的收藏。懂得將極短暫的生命編織成籮,並非人人認同,更不用說有些人早已計畫經營「精采人生」。認知五花八門的人生論調,才是「精采生命」嗎?
後知後覺的我,竟在這篇文章上領悟許多「每天都在遞減壽命的道理」,使人更真實明瞭;生活不應只是主張,是否有價值、有品味、有歡樂,而是「過一天精進一天的道理」,亦須被理解。
生活的主人是不怕被生命中隨處而起的雜念所「騷擾」;做為未來主人在聚光燈下,聚焦的是如何把窄窗深門修整的優雅清靜,進退有據,拿捏得宜。
讀過內文與「先人」初識,有沁入心脾的感觸。感恩他用留存人間的生活故事,指導修正人生態度。





在漸漸涼意的11月天,家旁的鳳凰木竟在泛黃落葉之時,分不清時節,還繼續開放著鮮紅的花朵,費疑猜吧!「亂亂水呀,亂亂開!」如何是好!傷腦筋,難不成它也學習「雙倍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拼布玩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