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傻瓜嗎?   秋分 2010
文/林幸珍

朋友介紹我看電影「叫我第一名!」真人真事改編。主角是患有「委瑞症」的男生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夢想故事;心中堅持要當「他從未碰過的好老師」。看完主角對夢想的堅持和我當年自學拼布時,立下的心願一樣,感動萬分,太不可思議了!
緣份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委瑞病症是非常怪異又可笑,病人自己無法克制發病時窘態畢露的樣子。他為何那麼幸運碰到好校長,改變他的一生。這一段因緣際會奇異相吸,讓受盡折磨的男主角對自己學習更有信心,甚至立下心願要當好老師的曲折艱難完成過程。體制內的正規教育給予人們平等的學習環境,這是權利,也是保障。然而,培育人才機構想產生的是標準商品的「人才」,製造過程中並沒有改進出現「異才」時的解決方法?非常犀利的學習社群問題通常延伸出為數不少的社會問題。憑眺環顧,真正學習是一條通往自尋答案的無圍籬體制外教育。
理論上教學是依有標準答案為前提的集體培育;其實教學的原意是引導、協助學生思考與找答案,之多元、多樣自我培育。如果「異才」是獨一無二的天才。那麼勇於在「沒有答案的世界」中挑戰,並可以存活下來的人才;「可以活躍於世界中任何一個舞台的人才」擁有無與倫比勇氣靠的是什麼力量呢?體制內教學內容簡單,清一色「答案」,像包裝好的智商,可以易開式的運用,所以不能容許「異才」,矛盾之至,換句話說,人之智商衰退是可預期的。怪不得有很多專家學者一再提醒我們「不要怕太難、看不懂」的事,一般能一針見血的解答,會讓人變愚蠢,快別讓頭腦有機會說「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讓我想起最近在媒體時常看見她的新聞事件「蔡依林」,她曾說過:自己不是天才,而是「地才」,還公開感謝折磨過她的人。真是巨星思維,草民態度。說她有巨星思維是對知名度高的人,自己承認「不才」當下證明了她早已不只擁有天才的智慧與勇氣,超越社群思考,同時辯證那些錯把情緒當輿論的大眾。有別於藝人的是草民態度說的是「理直氣平」平靜持之所有評論。「人生不同,不同在認知、在思考、在結果」因而她多樣、百變。另外還有一人,時尚大師「鄭建國」(ROGER)堅持「準備好才出手」的「藏拙精神」;造就他從門外漢到時尚大師,一路沒有捷徑,以藏拙態度承認自己認為深藏於心的拙見貢獻在舞台,時時審視自己:對正在學習的學徒以過來人的經驗要求,把老師當做一本書好好閱讀它,那麼必然會有斬獲,並可學習鑑往知來的尊重與感恩。當然,我們生活中得知的不止這兩位,檯面上看不見的才是學問,多數人不為標準答案而活。不論是社會趨勢使然,還是時代所趨,變不了的是如何讓自己在一個沒有答案的世界學習多層次的自我!
堅持追尋自己夢想的人多半是困難的,想起自學期間也曾自問把自己投入一個自創拼布系統、發展一套新的教學風格,迂迴在沒有答案的環境裡,如何能從簡單針線功夫描摹自學課程,展開練習思考的點、線、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就能運用自如,增加人生文采嗎?也是蠢才、地才、異才的我還找不到可以貢獻藏拙的知識,所以更應該固守本分努力才對。



攝影/ 林幸珍 99.9.9 那天我收到禮物和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拼布玩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